大足石刻观后感(范本14篇)
发表时间:2025-06-18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足石刻导游词范文400字(通用1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足石刻观后感 篇1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大足石刻观光旅游,我是负责你们今天讲解的导游员——向晶,大家可以叫我小向,在本次的旅途中我将秉着“热心、负责”的理念全程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预祝大家本次石刻之旅丰富多彩,有趣难忘,大家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游客朋友们,在游览大足石刻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先介绍一下大足石刻的基本概括。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始建于公元650年,历经五代,盛于南宋,现存摩崖石刻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遍布100多处,主要有宝顶山石刻,北山石刻,南山石刻,石门山石刻,石篆山石刻,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听了刚才我对大足石刻的简要介绍,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一睹大足石刻的.风采了,现在就跟随着我走进大足石刻之一的宝顶山石刻吧!
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宝顶山石刻的入口了,宝顶山石刻为南宋赵智凤以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为宗旨,尽毕生之力,惨淡经营七十余年营建而成的。在进行参观之前,温馨提醒大家一下,景区人多,请大家紧跟着我,可千万不要掉队!现在就开始咱们的旅程,走进宝顶山石刻。
大家还记得在春节晚会上由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吗?它当即成为了最感人的节目。当大家看到眼前这尊用石头雕刻、全身饰以金箔的千手观音时,相信它的视觉震撼不亚于前者。千手观音造像是佛教中常见的神灵,中国许多的地方都有千手观音,有的有10只手,有的有32只手,还有的是48只手,但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这尊千手观音造像,她有1007只手,是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造像,堪称“天下奇观”。
它充分利用了岩石空间,强调气势与真实,这些手纤细修长,千姿百态,金碧辉煌,造像面积达88平方米,流光溢彩,美不胜收,构成了一幅犹如孔雀开屏的绚丽画面,令人眼花缭乱,心摇目眩,是否有一种让你看着看着,突觉手怎么会越来越多的错觉啊?
大家可要仔细的观察了,千手观音造像的每只手中还有一只眼睛,因此她的全名就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大家一定在苦思冥想,为什么她会有那么多只手吧?你们一定不知道千手观音的来历,其实是这样的,相传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她是古代一位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出自己的.一手一眼为父亲和药而感动了佛祖,佛祖赏还她千手千眼让她去救助众生,因而,她的千手象征她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她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这尊千手观音造像可真谓是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此乃“世界石刻艺术的瑰宝”。
游客们,接下来我们将去的是大足石刻中体魄最宏伟的一尊造像——释迦涅槃圣迹图,现在大家在此自由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我们将一同前往释迦涅槃圣迹图。
大足石刻观后感 篇2
大家好,我叫魏金满,从现在起大家可以叫我魏导,今天我们来到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在重庆大足县内,距重庆市区约160公里。是足石刻之乡。县内有唐、宋以来的石刻作品70余处。造像达5万多个。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大足石刻兴起于唐代南宋时期达到鼎盛,以摩崖造像为主,是中国仅有的儒、道释三教造像并陈的石刻群。是大足石刻雕纤细、清透、潇洒、柔和、以其丰富的内容,宠大的规模和精湛的艺术,在宗教艺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
现在我们来到最有名的宝顶山石刻。石刻内容丰富,多属佛经故事。石刻珍品比肩接踵。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千手观音“。
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像,这里有一个关于千手千眼观音美丽的传说。大家有兴趣听吗?请听好啰!
古时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妙金、妙银都在家里尽心侍候父母,唯有妙善从小虞诚信佛,出家当尼姑。妙庄王苦苦劝她回宫,但她始终不肯。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这下惊动天神。天神怪罪下来,使妙庄王全身长了五百个大脓疮。妙庄王四处求医久治不愈。后来,有一位医生说此病必须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全药才能治好。他没有办法,只好求助妙金、妙银,但两位公主皆不愿献出。三公主知道后,毅然献出一手一眼,为父亲全药治病。果然,妙庄王的病体不久就康复了。妙善公主大愿大德的孝行,使如来佛释迦牟尼佛深为感动,为让妙善公主能时时拯救苦难众生,释迦牟尼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公主便成了众所祈求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此外,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今天时间有限,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见,注意安全,保护环境卫生,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希望大家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光。
大足石刻观后感 篇3
欢迎大家来到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宝顶山摩崖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教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槃像全长31米,给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九龙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冲洗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
大足石刻观后感 篇4
各位旅客朋友们:
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大足石刻观光旅游,我是负责你们今天讲解的导游员——向晶,你们可以叫我小向,在本次的旅途中我将秉着“热心、负责”的理念全程为你们提供优质的服务,预祝你们本次石刻之旅丰富多彩,有趣难忘,你们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游客朋友们,在游览大足石刻之前,请允许我为你们先介绍一下大足石刻的基本概括。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始建于公元650年,历经五代,盛于南宋,现存摩崖石刻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遍布100多处,主要有宝顶山石刻,北山石刻,南山石刻,石门山石刻,石篆山石刻,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听了刚才我对大足石刻的简要介绍,相信你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一睹大足石刻的风采了,现在就跟随着我走进大足石刻之一的宝顶山石刻吧!
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宝顶山石刻的入口了,宝顶山石刻为南宋赵智凤以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为宗旨,尽毕生之力,惨淡经营七十余年营建而成的。在进行参观之前,温馨提醒你们一下,景区人多,请你们紧跟着我,可千万不要掉队!现在就开始我们的旅程,走进宝顶山石刻。
你们还记得在春节晚会上由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吗?它当即成为了最感人的节目。当你们看到眼前这尊用石头雕刻、全身饰以金箔的千手观音时,相信它的视觉震撼不亚于前者。千手观音造像是佛教中常见的神灵,中国许多的地方都有千手观音,有的有10只手,有的有32只手,还有的是48只手,但现在映入你们眼帘的这尊千手观音造像,她有1007只手,是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造像,堪称“天下奇观”。
它充分利用了岩石空间,强调气势与真实,这些手纤细修长,千姿百态,金碧辉煌,造像面积达88平方米,流光溢彩,美不胜收,构成了一幅犹如孔雀开屏的绚丽画面,令人眼花缭乱,心摇目眩,是否有一种让你看着看着,突觉手怎么会越来越多的错觉啊?
你们可要仔细的观察了,千手观音造像的每只手中还有一只眼睛,因此她的全名就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你们一定在苦思冥想,为什么她会有那么多只手吧?你们一定不知道千手观音的来历,其实是这样的,相传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她是古代一位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出自己的一手一眼为父亲和药而感动了佛祖,佛祖赏还她千手千眼让她去救助众生,因而,她的千手象征她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她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这尊千手观音造像可真谓是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此乃“世界石刻艺术的瑰宝”。
游客们,接下来我们将去的是大足石刻中体魄最宏伟的一尊造像——释迦涅槃圣迹图,现在你们在此自由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我们将一同前往释迦涅槃圣迹图。
大足石刻观后感 篇5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足石刻,我是你们的导游 。我将带大家一起游览大足石刻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景内,始建于唐末、宋初。大足石刻群拥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驱。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像艺术的典范,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
首先,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在宝顶山石刻的千手观音。千手观音形体匀称,色彩鲜艳。 它有1007只手,它身上都贴有金光闪闪的金薄。它的背后上上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都伸出了上千只纤美的手,有的手里拿着斧头,有的手拿着宝剑、还有的'手拿着绳索等法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如孔雀开屏般的美丽。
据了解,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说她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一手一眼为父王合药治病,佛感其孝行,赏还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征其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其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
其次,是宝顶卧佛是宝顶大佛湾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叫释迦涅盘圣迹图。“涅盘”实际上就是死了的意思,但它和一般人所说的死又不一样。涅盘是佛教的最高境界。释迦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祥,平静。在释迦面前从地里涌出18弟子,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皆作悲恸状。表现了弟子对逝者崇敬厚爱而依依眷恋之情。
今天时间有限,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见,注意安全,保护环境卫生,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希望大家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光。
大足石刻观后感 篇6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各位游客朋友们来到大足石刻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游览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大足石刻神秘的风采吧!
大足石刻位于大足区景内,建于唐末、宋初,以佛教题材为主。大足石刻群拥有石刻造像70多处,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规模宏大、艺术精湛、内容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
游客朋友们,请大家注意脚下台阶,以防摔倒。宝顶山石刻共有13处,造像数以万计,其中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大佛湾、小佛湾是由19组佛经故事组成的大型群雕,各种雕像15000多躯,设计之精巧,竟无一像雷同,主要造像有:“千手观音”、“卧佛”等等。在这些雕像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为人间一绝的`“千手观音”。现在我们已经来到这尊佛像面前,大家请仔细观看。“千手观音”雕凿于南宋中后期,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这尊造像在88平方米崖面上,高7。7米,宽12。5米,刻有800多只手。其上下、左右、前后都伸出了手,有的手里拿着斧头,有的手拿着宝剑,千姿百态。真是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这尊雕像集雕塑、彩绘、贴金于一体,状如孔雀开屏,金碧辉煌。
据了解,关于“千手观音”雕像,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千手观音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一手一眼为父王合药治病,佛感其孝行,赏还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征其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其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
其次,宝顶卧佛是宝顶大佛湾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长31米这尊像是横卧着的,所以人们叫它“卧佛”。佛经里叫“释迦涅盘圣迹图”。卧佛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祥平静。在卧佛面前从地里涌出18弟子,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表现了弟子对逝者崇敬厚爱而依依眷恋之情。
游客朋友们,我们今天的游览即将结束,希望这次游览能给大家留下难忘的回忆,美丽的大足石刻欢迎您们下次再来,谢谢大家。再见!
大足石刻观后感 篇7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你们此次的导游,我叫xxx,十分高兴今日能够带领大家游览美丽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西北的大足县,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十大文化符号,2016年国庆假期旅游“综合秩序最佳景区”。
以大足区、潼南区、璧山区、铜梁区为范围,大足区是重庆市市辖区,始建于唐乾元元年,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区,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区,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三世纪传入中国后,分别于公元五世纪和七世纪前后,在中国北方先后构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八世纪中叶走向衰落。于此续绝之际,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构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续了400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建设史上最终的一座丰碑。大足石刻是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多达75处,雕像五万余尊,它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终的丰碑。
它从不一样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
因为满足下列评定标准: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能在必须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能为一种已消逝的礼貌或文化传统供给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1999年12月,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宝顶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东北15千米处,海拔527.83米。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和宝顶山石刻同为大足石刻中最大石刻,位于大足区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南山,古名广华山,位于大足区城东南方向五华里处。山顶上原有道观,名玉皇观。石门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东20千米处的石马镇新胜村,海拔374.1米。石篆山位于大足区龙岗街道西南25千米处的三驱镇佛惠村,海拔444.6米。
圆觉洞在圆觉洞的洞口外侧伏卧着一尊雄狮。狮子造像在国外是呈自然状态的居多,而在我们中国,它蕴涵的人的意识和精神方面的东西要多一些。它在佛教中是起着使人正心不起邪念的作用,同时也象征佛说法如狮子吼,能威震四方,让众生豁然开朗。圆觉洞深十二米,宽九米,高六米,是大佛湾内最大的洞窟造像。
在洞壁的两侧俨然整齐地排列着文殊、普贤、普眼等十二位觉行圆满的菩萨。他们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疑难问题,正轮流跪于佛前请示,佛各别作答。这一问一答记录构成的《大方广修多罗了义圆觉经》便是这窟造像的经典依据。
在道场的正前方刻着结跏而坐的三身佛:中间是法身佛;左边是报身佛;右边是应身佛。在三身佛前长跪着一合掌菩萨,为十二圆觉菩萨的化身。这尊化身像的处理是比较别致的,如果没有他,就不易表达主题,而流于一般的说法构图了。并且,从任何一个座位上搬下一尊菩萨都会造成整窟造像资料和构图上的不完美。
所以,匠师们大胆立意,多打一尊像在中间,以示十二位菩萨轮流问法。同时,为了突出“问法”这一主题,匠师们还刻意把进口的甬道拉长,并且处理得外小里大,构成狭梯状,使洞内光线暗下来,然后在洞口上方开一扇天窗,由天窗射入一束强光,把观众的视线引到佛前长跪的菩萨身上,正如舞台上的聚光灯一般,巧妙地点明了“问法”这一主题,同时又烘托出窟内斑驳陆离、别有洞天的神秘气氛。
另外,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洞内的所有造像都与大地浑然一体。圆觉洞并非是一个天然洞窟,它是匠师们在坚硬的岩壁上一锤一锤凿出的.洞。八百年前,匠师们的工具十分粗陋,当时又没有爆破技术的广泛运用,这样人工一锤一锤凿出这个精美的洞窟,必须要求工匠师除了具有高度的智慧、严谨的态度和娴熟的技巧之外,还必须付出艰巨的劳动才行。我想,是一种信仰的力量让工匠师们创造了奇迹。
六道轮回图位于宝顶山第3龛,宋代作品。此摩崖造像,顶部为平顶,顶高7.80米,像宽4.80米。龛中刻有一个直径为2.7米的圆形巨轮,名“六趣轮”。按照佛教的说法,此轮是载人于三界六道中生死运转的车轮。轮外即业力的主载者“无常死主”,头顶“三世佛”,面目丑怪,蓬头獠牙,脚踏鳌头,口衔轮沿,双臂环抱巨轮,以此表示人生之“业力”不可逆转。
六道轮可分为四层。内层中心刻结跏跌坐的卷发修行者。其左侧有一只猪,右侧有一只鸽,座下有一条蛇。此三种动物,分别表示愚痴、贪染、嗔恚“三毒”。佛教认为,人生有诸多恶业因,其中尤以“三毒”为最,成为产生诸恶业的根本,故又称为“三不善根”,列为“根本烦恼”之首。
另从行者胸部(圆心),发出六道毫光,直射轮外,将巨轮分为六份。第二层的六份即是所谓的“六趣”、“六道”、即六种因“业力”导致的果报。第二层正上方为“天道”,刻日月绕须弥山顶,顶上有安宫殿。此道清洁光明,富丽堂皇,非人类世间所能比拟。“天道”之右为“人道”,刻四人戴冠著袍,持物站立,此道为世人所居,人类之所。“天道”之左为“阿修罗道”,刻一位三头六臂,手持诸般兵器的阿修罗像。第二层正下方为“地狱道”,刻有漆黑的地狱门,一马面狱卒正欲把一“罪人”扔进油锅中。此道为众苦聚集、悲惨至极之所。“地狱道”之右是“恶鬼道”,刻一饿鬼手擎一人,口咬人头。“地狱道”之左是“畜生道”,刻一狮一牛一马任人驰驱,互相蚕食。此道是一切动物群聚之处。以上“六道”中的前三道被称为上三道(又称三善道),后三道被称为下三道(亦称三恶道)。其中最悲惨、最痛苦的是“地狱道”,最欢乐、最完美的是“天道”。
在佛教看来,一切众生都处于因果轮回之中,生生死死,世世浮沉,此生彼灭,彼生此灭。凡有情识的生命体,在未解脱之前,都“生生于老死,轮回周无穷”。做善事者随“善业”而上升,做恶事者随“恶业”而下沉。“善业”消尽,“恶业”显报,如此反复,无有终了。即使“天道”位居“六道”之首,也仍处于生死轮回之中,不免轮回之苦。
关于大足石刻的介绍就为大家讲到那里,此刻大家能够自由参观一下,按照计划的时间回到那里,祝大家玩得愉快。
大足石刻观后感 篇8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千米处,开凿于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编为290号,造像的万尊,以其雕刻细腻、精美、典雅着称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被誉为唐宋石刻艺术陈列馆。北山晚唐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文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宝顶石刻宝顶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它把中国密宗史入后延续了4XX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宝顶山摩崖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九龙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崖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南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通编为15号,是一处极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区。
石篆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元年(1082年-1096年),通编为10号,系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石门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绍圣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编为16号,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作为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大足石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儒、释、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别于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它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发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都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大足石刻是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总之,论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内容之丰富,大足石刻都堪称是一项伟大的艺术杰作。它既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世界石窟艺术中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
大足石刻观后感 篇9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足石刻,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将带大家一起游览大足石刻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景内,始建于唐末、宋初。大足石刻群拥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驱。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像艺术的典范,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
首先,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在宝顶山石刻的千手观音。千手观音形体匀称,色彩鲜艳。它有1007只手,它身上都贴有金光闪闪的金薄。它的背后上上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都伸出了上千只纤美的手,有的手里拿着斧头,有的手拿着宝剑、还有的手拿着绳索等法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如孔雀开屏般的美丽。
据了解,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说她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一手一眼为父王合药治病,佛感其孝行,赏还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征其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其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
其次,是宝顶卧佛是宝顶大佛湾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叫释迦涅盘圣迹图。“涅盘”实际上就是死了的意思,但它和一般人所说的死又不一样。涅盘是佛教的最高境界。释迦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祥,平静。在释迦面前从地里涌出18弟子,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侧首伫望,皆作悲恸状。表现了弟子对逝者崇敬厚爱而依依眷恋之情。
今天时间有限,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见,注意安全,保护环境卫生,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希望大家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光。
大足石刻观后感 篇10
大足石刻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辉元年(650年),历经五代,兴盛于宋代,于延至明清。它是中国晚期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品。有多达75座悬崖雕像,有5万多尊雕像和10多万字的铭文。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我得给你解释一下,其实大足石刻是大足县主要陈列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其中,保定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的摩崖造像最具特色;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保定最具代表性的石雕。
保定石雕位于大足县东北15公里处。从惜春到南宋高僧赵志锋的春年(1174-1252),历时70多年。它是以大佛湾和小佛湾为中心的整体构思挖掘出来的。它是一个完整而独特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有10000多尊雕像,在石窟中很少见。它延续了中国密宗佛教四千年的历史,保定山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一万多尊造像的主题不再重复。各龛之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于六气唯心,止于刘本尊成佛,教学合理,实践卓有成效,体系完备,特色鲜明。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变相地狱”的“养鸡女”。我相信,看完眼前的一系列地狱石雕,我们依然在关注地狱里的各种恐怖人物和残酷刑罚。然而,如果你仔细看看这个雕塑,你会发现什么?小鸡姑娘虽然是瞎子,但是很淡定,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真奇怪。地狱因死者之间犯下的罪行而受到惩罚,但为什么她看起来仍然很开心?
说起来,这里有个故事。名叫Xi·成凤的鸡婆是一个善良而大胆的女孩,她住在保定山麓。有一次,Xi成凤的鸡跑到山上的佛寺,被一个和尚打死了。程为她感到委屈,但胳膊拧不动大腿,只好在盖楼时剜了成凤的眼睛,却留下了幸福的笑容。冯去找当时的住持,在群众的帮助下,只好把鸡钱付给成凤。然而,佛陀确实拥有它,而赵志锋还没有完成它。他还在担心这件事,他在造地狱的时候一定要把Xi成峰放在里面。当时的工匠刘通常由承风照料。
嗯,我肯定你看完这个可能还会开心,但是我要和我的朋友们说再见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如果我们有缘,总会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再相遇。最后,希望大家旅途愉快。再见,我的朋友们!
大足石刻观后感 篇11
将晓,周围万物还睡得香甜,我便悄然出了门,今天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坐上巴士赶往神秘的大足石刻。
满心的欢悦顺着周围润肺的薄雾攀上心梢;眺望远处,就像把面粉扎破一般白茫茫的,深呼吸空气格外清新,给人舒心的纯洁感,自己不由得心花怒放。
毕竟,我们马上要换上书香味十足的汉服。我们倚仗着标牌,沿着花坛来到写字台,如同在仙境和天庭学习礼、拜、写等礼仪,便任长跑飞扬。
近处、远处山林里不时传来鸟儿的婉转的啼叫声,再望去雾已经散了,阳光透过叶隙照暖山林。我们怀着了解历史的迫切心情开始游览大足石刻。
导游给我们讲解罪行累累就会下看到的那种地狱,善者能飞上天堂。一路走着看到一些小佛,没有特别之处。突然,走到一座大庙跟前,没有人高声喧哗,定神一看,一座金光闪闪的大佛屹立岩壁,他金碧辉煌,光芒抚过每一个参观的人,身躯那样高大挺立,无不体现他的威严。他慈目平和,有一千零七只手,每只手都长有一只长凤眼,半觑着,慈祥、安稳,既夺目有令人生畏,顿时感到他的庇佑,听的佛光普照原来如此。在这些叹为观止的佛堂中,我们游览着,双目微移。
来到了博物馆,馆内静悄悄的,我看起千手观音的修补影片,那是一座旧佛,满脸都是日日夜夜守候的疲惫,法器件件布满风尘,但他那普照众生的.气度始终永恒、不灭。影片放映着只见手指金珀慢慢卷起,竟有一根手指落下,他莫不是立得太久了?但我相信他会永久屹立。因为我们的劳动人民会修护他,保护他,让他香火不断,名扬中外。
参观那些古物,就像拜访古人一样,每件古物仿佛都有灵魂,我与它们相视良久,探索到它们存在的价值是永恒的,星星多久灭,它们就多久灭。
我不屑于回去的路,因为我深深地震撼了,中国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这伟大的杰作,真是不虚此行。我不想坐车,我想顺着祖先的足迹走,去探索、去创造。
大足石刻观后感 篇12
今天我将带大家去游览美丽的大足石刻,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大足石刻神秘的风采吧!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共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十万多躯,其中尤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岩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
北山,即古龙冈山,共有290龛窟。但由于今天的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去游览了,希望大家以后有机会去细细游览。
游客朋友们,我们即将游览宝顶山了,请大家注意脚下台阶,以防摔跤。宝顶山石刻共有13处,造像数以万计,其中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大佛湾、小佛湾是由19组佛经故事组成的大型群雕,各种雕像15000多躯,设计之精巧,竟无一像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词,主要造像有:“千手观音”、“九龙浴太子”等等。在这些雕像中,最著名的是“千手观音”。现在我们已经来到这尊佛像面前,大家请仔细观看。这尊观音形体比例匀称,肌肤线条柔和,脸庞圆润,略呈微笑形,神态动人,再加上衣带飘舞,服饰华丽,给人飘飘欲仙之感。“千手观音”是一个非常壮观的`雕像,她的1007只手如孔雀开屏般从上、左、右三个方向伸出,手里拿着斧头、宝剑、绳索等法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大家觉得棒不棒?哈哈,小朋友都点头了。
关于“千手观音”雕像,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大家想听吗?那好,就听我慢慢道来:从前,有一个妙庄王国,国王叫妙庄王,他有三个女儿,分别是:大女儿妙金,二女儿妙银,三女儿妙善。妙善从小一直信佛,妙庄王想给妙善找一个富人做丈夫,妙善不愿意,妙庄王很愤怒,硬是把她嫁给了富人。妙善在婚礼前一天,逃了出去,在一座庙里做了尼姑。妙庄王无论如何劝,妙善也不回家,妙庄王一怒之下也不管她了。几年后,妙庄王得了一种怪病,全身奇痒无比,有人告诉他,要治好此病,要用亲骨肉的一手一眼。无奈之下,妙庄王去求妙金,妙银,但她们都不愿意。妙庄王只得去求妙善,妙善听了之后,毅然献出了一手一眼,她的孝心感动了佛祖,佛祖给了妙善千手千眼。从此以后,妙善成了千手观音。
接着我们再去看看“九龙浴太子”吧。它是因地制宜建筑的典范,此地以前是一个缺口。山水汇集于此,终年不息。工匠们并不消极的引水而去,而是先将水积于卧佛上面的池塘,再用石头把缺口垒起,打上九龙和释迦太子,然后通过暗道,流水有节制地从最大的龙嘴里缓缓吐出,沐浴金盘中的释迦太子。这里工匠们巧妙地利用了特殊地形,解决了排水问题,使佛像静中寓动,表现出高超的园林景观建造技艺。
大足石刻纵贯千余载,横融佛道儒,造像精美,完好率高,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更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好了,今天的大足石刻之旅就到这儿了,希望这次游览能给大家留下难忘的回忆,朋友们,下次再见了,BYE—BYE。
大足石刻观后感 篇13
尊敬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请叫我张导吧,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在参观前让我们先了解了解大足石刻吧。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像艺术的典范。规摸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与敦煌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达到了中国石刻艺术巅峰。
请大家跟我去参观宝顶山的石刻吧!看这就是宝顶山的石刻,也是佛教圣地之一。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牡牛道场”……其中最著名地就是数“千手观音”了。大家瞧!那刻在88平方米的石崖上的千手观音,它有1007只手屈身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千手观音还有一个传说呢!大家想听吗?好,我讲啰。
相传古时候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二女妙银,最小的叫妙善。←妙善从小虔诚信佛,出家当了尼姑。妙庄王一怒之下,拆了庙宇,赶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这下惊动了天神,天神便让妙庄王长了500个大脓疮妙庄王四处求医,均逛商店治不愈。后来,一位医生说要亲骨肉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妙善知后,献出了一手一眼,果然妙庄王病好了,如来佛深受感动,便赏赐了她千手千眼,从此,妙善便成了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了。
好,我们断续往前走,小心,上台阶,注意安全,里面的石刻还有很多,你们看了一定受益匪浅,我就讲到这里了,请大家自由参观,也请大家注意保护文物和保持环境卫生,我们两小时后这里会合。
这次参观结束,旅客朋友们,你们一定被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库所感动,欢迎大家一次再来。
大足石刻观后感 篇14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蒋济州,欢迎来到重庆市大足县,我将带你们去参观世界闻名,有着悠久历史的大足石刻。
在来到大足石刻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西北的大足县,也就是我们这时所处的位置。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10多处,总计呢?有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的典范。石刻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艺术之精湛,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相提并论。我们旁边这座山是北山,也就是古龙岗山,一共有290龛窟,我们的车正向宝顶山方向行驶,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注意安全。
朋友们,宝顶山到了,请随我下车,我会便走边给大家讲解。宝顶山石刻共13处,造像数以万计,其中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是由19组佛经故事组成的大型群雕,各种雕像达15000多躯,设计之精湛,竟无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说。
我们马上就会到著名的千手观音的塑像前,请大家跟紧,小心路滑。
大家注意了,在我们前方就是“千手观音”的塑像了。这位观音比例均匀,肌肤线条柔和,脸部的雕刻尤其精细,脸庞圆润,略呈微笑状,神态动人;再加上服饰华丽,衣带飘舞,看到这里你是否有飘飘欲仙之感。大家知道吗,“千手观音”有多少条手呢?你们先数数吧!算了吧,我告诉大家,“千手观音”有1007只手,这么多手从上、左、右三个方向伸出,每只手都雕得纤美细柔,手里分别拿着斧头,宝剑、绳索等法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非常壮观。现在请大家自由参观,十分钟,我在那儿等你们。
朋友们,看看纵贯千余载,横融佛道儒的石刻,想起浮想联翩的.画面和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想到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啊!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次旅行画上了圆满说完句号,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慢慢欣赏。再见了!
-
我们精彩推荐大足石刻观后感专题,静候访问专题:大足石刻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