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的诗句(范例九篇)
发表时间:2025-06-06小暑的诗句 篇1
1.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2.玉溪小暑却宜人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3.小暑才交雨渐晴
宋.方回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4.《小暑》(左河水)
地煮天蒸盼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
旱南涝北分天壤,却有荷塘色味同。
5.《纳凉》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6.《夏夜追凉》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小暑的诗句 篇2
《大暑留召伯埭》
【宋】尤袤
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
平生山林下,散发颇箕踞。
一官走王事,三伏在道途。
我非褦襶儿,亦尔困驰骛。
居然恋俎豆,安得免羁馽。
区区竟何营,汩汩此飘寓。
渊明应笑人,有底不归去。
《乙未六月大暑》
【宋】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夏日闲放》
【唐】白居易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大暑戏赠希古》
【宋】张耒
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
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
《大暑竹下独酌》
【宋】郑刚中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北宋】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登殊亭作》
【唐】元结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
小暑的诗句 篇3
1、《小暑》(左河水)
地煮天蒸盼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
旱南涝北分天壤,却有荷塘色味同。
2、《纳凉》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3、《夏夜追凉》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4、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小暑的诗句 篇4
独酌
看月还当是镜台,天空无我夜风来。
漫成死句能摇曳,闲坐凉亭又一杯。
消暑
鸟声檐树岂多余,故弄山人结草庐。
世上原来无一事,偏偏艳遇蠹书鱼。
梦与全宝兄江边小屋饮酒
夜深转澹酣中味,犹梦江天尽饮时。
却恐山长容易忘,挽留境界告君知。
遣闲
暂从远目住斜阳,相与菖蒲顾影长。
有幸南风真识趣,能知暑热故茶凉。
饶河圩上二首
白水茫茫出稻田,凯风逐浪涣晴川。
何曾远目知帆动,惟望平畴三庙前。
鄱水之东三庙前,稻香黄熟满平川。
寻莲摘得风荷举,白鹭凭空尽着天。
园有桃
对竹难安节尚高,我忧如水不抽刀。
何曾耽美青藤上,只为游园没种桃。
夜起
无端夜起候晨明,云月高台有三更。
且起灯窗惊犬吠,时来造次只风清。
灯窗
西月灯窗对启明,虫蚊曲罢续鸡声。
方知叔夜无哀乐,出日还能听鸟鸣。
过兴湖湾
看尽牛羊下夕阳,却来白鸟入暝茫。
吹衣苒苒湖山远,知道还家有夏凉。
候日
云日何曾远却人,只如初见故常新。
闻鸡而起高台候,可与扶桑作里邻。
遣闲
白日飞升消遣夏,惟难将息夕阳山。
西来意思徒方便,行到东湖可拐弯。
晨课
曙色开时众鸟喧,闲听不过一音言。
绮霞排比金光涌,炎气将来思闭门。
困学
困学惟删删几许,青山瘦我有馀哀。
翩然一羽江天外,欲下斜阳不可追。
观日
日出山头万壑霞,铺排夹暑迫天涯。
北园犹有清风境,斜倚藤萝一盏茶。
自嘲
安得清风能促席,南窗相与诉平生。
一瓯一盏题茶偈,还顾无人自矫情。
姜夔道上
谁张火伞鼓洪炉,局促南窗对苦荼。
莫笑禅家空点雪,姜夔道上夕阳湖。
三庙前洪曹村驻足,看荷花
春风词笔能消暑,为赋春词却不凉。
闲看翩翩飞仄燕,粉花凝立满荷塘。
南柯记
北窗有梦入南柯,朱火城池奈我何。
日暮苍茫人散后,青山湖夜草萤多。
遣闲
闲来非是爱吟诗,万物跟前我与谁。
良有吹风堪遣夏,藤萝阶上读书时。
土湖晚景
夕阳沦落芰荷边,蝙蝠翩联正草笺。
水岸人家寥有望,停舟胜处拟鸥眠。
晨趣
半树藤萝翠竹清,豆棚闲事拙园丁。
美人坠髻风花袅,直教蒲香自发生。
小暑的诗句 篇5
1、梧桐上阶影,蟋蟀近床声。——白居易《夜坐》
2、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3、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4、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5、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6、旱南涝北分天壤,却有荷塘色味同。——《小暑》左河水
7、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8、画堂蟋蟀怨清夜,金井梧桐辞故枝。——陆游《感秋》
9、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张说
10、荷塘莲叶绿浸浸,荷花亭亭翠如琴。——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11、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12、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唐·武元衡
13、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李商隐《赠荷花》
14、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张炎《疏影·咏荷叶》
15、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秦观
16、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17、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耿湋《登沃州山》
18、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19、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李白《折荷有赠》
20、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21、日出鹁鸪还唤雨,夏初蟋蟀已吟秋——陆游《感物》
22、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4、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庾信《周五声调曲羽调曲三》
25、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26、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苦热》陆游
27、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28、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29、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李珣《南乡子·乘彩舫》
30、湖间旧时饮者,今与谁俱?山山映带,似携来、画卷重舒。——赵汝《汉宫春·着破荷衣》
31、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3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33、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初夏》
34、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张元干《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35、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宋之问《七夕》
36、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三衢道中》
37、帘外寒挂澹月,向日秋千地。吴文英《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38、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39、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桑茶坑道中》杨万里
40、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4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42、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43、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秋夜宿重本上人院》唐·李频
44、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45、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小暑日寄山甫二首其一》宋·刘克庄
46、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王维《送康太守》
47、野秋鸣蟋蟀,沙冷聚鸬鹚。——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48、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49、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5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51、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关汉卿《大德歌·夏》
52、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5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4、始见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释道生《偈颂二十二首》
55、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56、欠水欠山官阁地,难雨难云小暑天。——樊增祥《破阵子其一小园花树茂密,欣然有作》
57、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马光《客中初夏》
58、小暑大暑正清和,荷花香风透凉阁。——《牵牛花十二韵》清·朱彝尊
59、蟋蟀在堂露盈墀。念君远游常苦悲。——陆机《燕歌行》
60、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宋·晁补之
61、昔年于此伴萧娘。——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62、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诗经.蟋蟀》
63、青岭横峰荫薜萝,时方小暑绿新荷。——玄烨《石匣营作》
64、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唐·独孤及
6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66、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白朴《得胜乐·夏》
67、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王夫之《清平乐·咏雨》
68、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6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70、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71、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方回《夜望》
72、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陈璨《曲院风荷》
73、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74、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75、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幸有心期当小暑》韩翃
76、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欧阳修《秋声赋》
77、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六月节》元稹
78、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喜夏》金庞铸
79、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80、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81、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夏日山中》
82、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久雨六言四首其一》宋·刘克庄
83、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中伏日妙觉寺避暑》梅尧臣
84、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关汉卿《大德歌·夏》
8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8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朗月行》
87、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88、修竹畔,疏帘里。——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89、金井梧桐元未觉,画廊蟋蟀已先知。——陆游《新秋》
90、共粉泪,两簌簌。——苏轼《贺新郎·夏景》
91、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消暑》白居易
92、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苇带混元风。——汪遵《渔父》
93、恨入空帷鸾影独,泪凝双脸渚莲光,薄情年少悔思量。——顾浮朵较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94、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95、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苏轼《贺新郎·夏景》
96、今年小暑雷惊屋,阴曀天时连三伏。——许传霈《七夕与宾于诸君联吟分得玉字》
97、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唐·武元衡
98、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99、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100、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夏夜追凉》杨万里
小暑的诗句 篇6
《小暑六月节》
元稹【唐】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武元衡【唐】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武元衡【唐】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暮秋重过山僧院》
李频【唐】
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李频【唐】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
韩翃【唐】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独孤及【唐】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登沃州山》
耿湋【唐】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
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张说【唐】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三)》
庾信【南北朝】
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
晁补之【北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久雨六言四首》
刘克庄【南宋】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苦热》
陆游【南宋】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小暑才交雨渐晴》
方回【元】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小暑的诗句 篇7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三
南北朝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 二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夜 望
宋方回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
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犹在,末俗何为路未平。
似觉草虫亦多事,为予凄楚和吟声。
久雨六言四首
宋刘克庄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喜 夏
金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凉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小暑六月节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唐张说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
唐韩翃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登沃州山
唐耿湋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
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 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暮秋重过山僧院
唐李频
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小暑的诗句 篇8
1、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中伏日妙觉寺避暑》梅尧臣
2、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白朴《得胜乐·夏》
3、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夏夜追凉》杨万里
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5、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方回《夜望》
6、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7、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张元干《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8、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9、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10、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朗月行》
11、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12、恨入空帷鸾影独,泪凝双脸渚莲光,薄情年少悔思量。——顾浮朵较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1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4、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15、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16、湖间旧时饮者,今与谁俱?山山映带,似携来、画卷重舒。——赵汝《汉宫春·着破荷衣》
17、帘外寒挂澹月,向日秋千地。吴文英《丁香结夷则商秋日海棠》
18、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六月节》元稹
19、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诗经.蟋蟀》
20、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李商隐《赠荷花》
21、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2、始见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释道生《偈颂二十二首》
23、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24、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25、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马光《客中初夏》
26、小暑大暑正清和,荷花香风透凉阁。——《牵牛花十二韵》清·朱彝尊
27、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28、修竹畔,疏帘里。——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29、荷塘莲叶绿浸浸,荷花亭亭翠如琴。——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30、昔年于此伴萧娘。——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31、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张炎《疏影·咏荷叶》
3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3、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关汉卿《大德歌·夏》
34、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35、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36、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喜夏》金庞铸
37、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欧阳修《秋声赋》
38、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3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40、金井梧桐元未觉,画廊蟋蟀已先知。——陆游《新秋》
41、梧桐上阶影,蟋蟀近床声。——白居易《夜坐》
42、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苦热》陆游
43、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小暑日寄山甫二首其一》宋·刘克庄
44、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45、共粉泪,两簌簌。——苏轼《贺新郎·夏景》
46、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47、画堂蟋蟀怨清夜,金井梧桐辞故枝。——陆游《感秋》
48、今年小暑雷惊屋,阴曀天时连三伏。——许传霈《七夕与宾于诸君联吟分得玉字》
49、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苏轼《贺新郎·夏景》
50、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苇带混元风。——汪遵《渔父》
51、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陈璨《曲院风荷》
52、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3、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54、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55、野秋鸣蟋蟀,沙冷聚鸬鹚。——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56、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庾信《周五声调曲羽调曲三》
57、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三衢道中》
58、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关汉卿《大德歌·夏》
59、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宋之问《七夕》
60、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61、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6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63、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唐·武元衡
64、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65、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夏日山中》
66、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67、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68、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宋·晁补之
69、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秋夜宿重本上人院》唐·李频
70、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71、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2、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张说
73、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耿湋《登沃州山》
74、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唐·独孤及
75、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76、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桑茶坑道中》杨万里
77、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78、日出鹁鸪还唤雨,夏初蟋蟀已吟秋——陆游《感物》
79、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幸有心期当小暑》韩翃
80、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秦观
81、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82、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83、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李珣《南乡子·乘彩舫》
84、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消暑》白居易
85、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初夏》
86、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87、旱南涝北分天壤,却有荷塘色味同。——《小暑》左河水
88、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李白《折荷有赠》
89、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90、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久雨六言四首其一》宋·刘克庄
91、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王夫之《清平乐·咏雨》
92、欠水欠山官阁地,难雨难云小暑天。——樊增祥《破阵子其一小园花树茂密,欣然有作》
93、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94、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9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96、蟋蟀在堂露盈墀。念君远游常苦悲。——陆机《燕歌行》
97、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98、青岭横峰荫薜萝,时方小暑绿新荷。——玄烨《石匣营作》
99、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唐·武元衡
小暑的诗句 篇9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突然暖暖的热风到了,原来是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竹子的喧哗声已经表明大雨即将来临,山色灰暗仿佛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雷声。正因为炎热季节的一场场雨,才有了门户上潮湿的青霭和院落里蔓生的小绿苔。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蟋蟀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斗。
《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 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纳凉》
【北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诗人携杖出户寻觅的纳凉胜地,画桥南畔,绿柳成行,月明之夜,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沁人心脾,诗人心境悠然,气定神闲.
《夏夜追凉》
【南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
时有微凉不是风。
《桑茶坑道中》
【南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
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
一牛吃过柳阴西。
大意:这是个雨后晴天,阳光金灿灿的,微风清爽爽的,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影无踪,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溪水穿过碧绿的原野,奔向远方;夹岸丛生着繁茂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那头老牛,却只管埋头吃自己的青草,越吃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中伏日妙觉寺避暑》
【北宋】梅尧臣
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绤衣。
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佛寺清幽,能摆脱俗虑,自然心静生凉,加上清谈玄理,“时有僧鼓琴与座上”,故清茗一杯就胜于去北方酣饮避暑。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幸有心期当小暑》
唐.韩翃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能迎小暑开》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玉溪小暑却宜人》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小暑才交雨渐晴》
宋.方回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小暑戒节南巡》
南北朝.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唐 .张说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
为了您方便浏览更多的小暑的诗句网内容,请访问小暑的诗句